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能源体系向“新”而行、向“强”迈进的发展蓝图。

作为全国清洁能源核心基地与新能源资源大省,四川省正以《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下称《规划》)为行动纲领,主动扛起“西部担当”,着力打造“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发展格局,推动锂矿、光伏等先天优势资源转化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的“西部支点”,为全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川蜀样本”。

政策频频加码,彰显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十足的分量。如今,光伏、风电、氢能三大细分行业已成为支撑起四川新能源产业链的“黄金三角”。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四川省拥有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其中本土上市企业11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上榜企业37家。2024年,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3位。

摊开四川新能源产业链集群发展图,一幅多点发力、全域突破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成都、乐山、德阳、宜宾等地向“世界级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冲击;凉山、阿坝、甘孜、攀枝花朝着“世界级优质新能源开发基地”加速奋起……当前,四川正以全方位布局向全球新能源产业新高地发起冲击,锚定更高目标。《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四川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以产业跃升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冲刺的征程中,“家底”殷实的四川省,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产业转型成本压力凸显等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四川省如何探寻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一个关键的驱动力——期现融合

期货市场是经济运行的风控保障,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根基所在,也是实体经济的直接映射。将期货工具与现货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能够帮助新能源产业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更好地锁定成本、管理库存,从而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经营利润。这不仅是企业稳健经营的“压舱石”,更是整个产业链提升韧性、实现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融合升级、加快新材料产业科技进步,在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的特别支持下,期货日报联合华西期货、永安期货、弘则研究等机构,将在四川成都举办“2025年期现融合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聚焦四川本土风险管理需求,助力更多新能源企业用好期货工具,为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场会议将立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从套期保值到期权运用,全流程拆解期货工具在锂电、光伏等优势产业的应用场景,助力企业穿越市场周期、实现稳健发展,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天府绿能产业,让四川新能源产业成为全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稳定器”与“动力源”。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即刻锁定席位!11月19日下午,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跟我们一起,与行业大咖、龙头企业代表等,共赴产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