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7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今年1-6月中国的外贸数据,这是对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之后,中国经济的首个半年“成绩单”。根据海关总署公开统计数据,今年前6个月,我国“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中国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新三样”出口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表现十分亮眼,异军突起,领跑外贸出口。




异军突起

“新三样”领跑外贸出口


从服装、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老三样”到如今的“新三样”,中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增长新动能,‘新三样’产品体现了中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中国的积极贡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4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出海”势头持续强劲。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太阳能电池片出口量12.4GW,同比增长84.8%,出口额再创新高。同时,光伏产品 (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19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整体出口情况良好,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其中,硅片出口量16.9GW,同比增长61.3%;;组件出口量69.8GW,同比增长41.7%。



“新三样”的亮眼表现并非始于今年。去年一季度,中国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汽车出口就实现了高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00.8%、53.7%和83.4%。“新三样”在2022年全年的出口领跑整个外贸,全年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1.8%,以太阳能电池为主的光伏产品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 


“新三样”产品销售火爆,是我国科技创新、产业优化升级的结果。在全球绿色低碳趋势下,我国前瞻性布局,发布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各地积极谋划,为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产业蝶变

引领全球光伏发展




在政策引领下,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光伏成为领先美国且具有极大竞争优势的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生产制造和企业实力上均有体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计装机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环视全球,光伏市场还逐渐形成了以国内光伏制造端为主导的竞争格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量分别约占全球总产量份额的85.6%、97.9%、90%、70%,产品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链自主可控,是我国光伏产业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底气。我国形成了涵盖高纯硅材料、硅锭、硅片、硅片辅料等全球最完善的光伏产业链。



竞争力背后,光伏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近些年,我国光伏技术水平始终引领全球,特别是在“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下,产业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产品降本增效明显。


目前,我国光伏硅片大尺寸化已成趋势,TOPCon、异质结等高效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攀升,半片、双面双玻、MBB、叠瓦等组件技术百花齐放。特别是近期,以通威为代表的光伏龙头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力,其中通威在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到25.7%,自主研发的210-66异质结双玻组件正面功率突破730W,达到732.6W,今年以来通威第三次创造功率纪录,加速推动新一代电池时代的到来。



竞争力背后,光伏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近些年,我国光伏技术水平始终引领全球,特别是在“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下,产业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产品降本增效明显。


目前,我国光伏硅片大尺寸化已成趋势,TOPCon、异质结等高效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攀升,半片、双面双玻、MBB、叠瓦等组件技术百花齐放。特别是近期,以通威为代表的光伏龙头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力,其中通威在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已到25.7%,自主研发的210-66异质结双玻组件正面功率突破730W,达到732.6W,今年以来通威第三次创造功率纪录,加速推动新一代电池时代的到来。






中国制造,世界共享

光伏盛会,全球参与
作为中国西部首个光伏产业盛会
11月13—16日
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
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大会期间将举办
主题晚会、圆桌对话、平行论坛、
重磅颁奖、创新成果展示等丰富活动
届时海内外重磅嘉宾将齐聚成都
共谋光伏行业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