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乃至全球光伏与储能行业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11月17-20日,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重要领导、重磅嘉宾、行业大咖及全球光伏与储能行业龙头企业精英汇聚一堂,共话光伏与储能行业未来发展。四川省经合局党组成员、省经济合作促进中心主任刘军出席大会并作省情和光伏储能产业推介。

以下为致辞原文

习近平主席指出:“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四川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和科教大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广大企业投资西部的重要目的地。

一、经济稳中向好,投资发展潜力巨大

战略位势凸显。四川是中国沟通南亚、东南亚、经中亚联通欧洲的重要经济走廊,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四川“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重大使命;“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川交汇,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在川落子,四川在全国经济版图和开放大局中的重要位势更加突出。

经济生机蓬勃。四川是中国西部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跃居全国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总量达4.54万亿元、增长5.3%,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开放活力迸发。四川拥有辐射中国中西部近4亿人口大市场,各类开放口岸4个、综合保税区6个、国际合作园区16个,中欧班列(成渝)联通境外116个城市。成都作为我国内地航空第三城,拥有双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131条。四川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增至475对,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3个,居中国内地第三。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81家,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近万亿元,居中西部第一位,外商直接投资连续5年位居中西部首位;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9,中西部第一。

二、产业建圈强链,投资发展空间广阔

优势产业向“新”集聚。四川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和31个制造业大类,我们着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产业规模均超万亿,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产业规模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正统筹推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9万家、同比增长15.2%,营业收入实现2.8万亿元。

光伏链群逐“绿”前行。光伏产业是四川的优势产业之一,已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全产业链布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当前,全省光伏生产龙头企业32家、应用企业28家,通威、晶科、协鑫、天合光能等全球前10强的光伏企业已有6家在川投资,多晶硅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电池片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光伏产品综合产能居全国前3位。2023年,光伏产业实现营收2500亿元,预计2027年产值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新型储能蓄“势”而发。四川是新型储能产业项目的聚集地,拥有天齐锂业、川能动力、雅化集团、钒钛股份等成熟优秀企业100家,构筑起了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终端应用的产业布局。钒电池储能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氢能产业培育国内领先企业25家,钠电池产业正向储能赛道快速切入,“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已展开示范应用,正着力打造“绿氢之都”“中国钒钛之都”“中国绿色硅谷”“锂电之都”“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三、资源优势明显,投资发展支撑坚实

资源禀赋优厚。四川钒、钛储量居世界第一,锂矿、天然气等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铁矿、稀土等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四川被誉为“千河大省”,长江、岷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发达的水系网络,为四川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水电装机规模、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每100度水电就有30度产自四川。四川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总量超1亿千瓦,是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具有独特的绿电量、价优势。

应用场景丰富。四川是世界清洁能源黄金组合区域,正打造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4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推动凉山州风电基地和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350万千瓦风光互补光伏项目已成功获批;金沙江下游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单体项目,凉山州美姑县拉马9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正式开工。到2030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

政策活水丰沛。四川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开辟产业新赛道、布局未来新产品、培育新质生产力,多措并举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优先发展。先后出台了促进锂电、光伏、钒电池储能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统筹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锂电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利用屋顶资源配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优化完善峰谷、尖峰、季节性等分时电价政策,支持钒电池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