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
财联社科创四川、成渝招商助推中心最新消息,全球光伏与储能产业链头部企业齐聚的年度重头戏——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PESIC2025)已进入倒计时。这场全球顶尖的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将于11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启幕。
全球光伏与储能“大佬”云集
本届大会以“光储同辉 融合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设光储城市馆、光储产业馆、光储装备馆、光储系统及应用馆、新能源综合馆多个展馆,展览涉及通威、华为、阳光电源、亿纬锂能、中国电科等光伏与储能产业链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专精特新等企业数百家,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辅材、储能及相关配套企业。展会现场广泛运用最新信息技术,包括XR展台、5G看展览,观众全景实时观展等最新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览展示。
储能赛道的本土企业将为大会注入新动能,10月26日,钒电池领域的四川发展兴欣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川发兴能”)确认首次参展,将展示其短流程钒电解液技术及创新解决方案。作为专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核心材料研发的企业,川发兴能充分依托四川本土钒资源储备,以及内江作为钒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区位优势,在钒电解液领域快速成长,此次参展将为大会储能板块带来本土技术视角。

10月24日,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大会主办方确认小鹏汽车作为首次参展的智能汽车品牌,将展示其在AI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在光伏储能与出行生态融合领域,小鹏自主研发的超充电池与超充桩形成配套体系,可实现高效补能;同时其构建的电动体系能显著提升续航能力,相关技术将于今年四季度落地。

光伏产业链的上游装备支撑也不可或缺,10月22日,国内光伏激光自动化装备企业智慧谷激光确认参展,计划携光储领域创新产品亮相。这家聚焦电极互连技术与高端激光加工装备的企业,仅用数年就跻身光伏组件装备领域前列,核心创新包括突破传统工艺的低温电池互联技术——该技术既能助力晶硅组件降本增效,还能适配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目前,其研发的无主栅电极互连装备、叠层电池串焊设备已获得行业认可,此次将带来光伏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会获国际机构支持,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lobal Solar Council)全程协办。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太阳能引领绿色革命,此次大会将成为全球光储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

部分参会参展企业
截至目前,已有约5000家企业参会、参展,近200家国际采购商已锁定参会名额,大会将专设“全球采购商专场洽谈区”;同时,80个国内外政府代表团将带队参展,助力政企精准对接。
大会期间,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通威光伏科技馆还将持续向全球开放,“风光储氢电充”全链条前沿技术同步集体亮相,涵盖几乎所有太阳能电池与组件未来主流技术,为参会嘉宾提供实地探访前沿技术转化的难得机会。
4大维度创新
“顶尖”大会亮点抢先看
相较于往届,2025年大会在规模、技术、资源、价值四大维度实现突破,为参会者带来更高效的合作体验:
亮点一:规模再破纪录,全球资源“超级聚合”
2024年大会曾吸引超3.4万名海内外嘉宾、促成60余个合作项目及超300亿元签约,而本届大会规模与影响力将再攀新高,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平台。
本次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同期举办40余场专题活动(含技术研讨会、产业对接会),预计吸引8万人次专业观众;联动近100家权威组织(联合国机构、多国商协会、科研院所),聚合政府、企业、资本、人才全要素,为全球光储产业注入新动能。
亮点二:前沿技术集中首秀,解锁新质生产力
大会将聚焦“风光储氢电充”全链条技术创新,重点展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HJT异质结组件、光伏5G智慧制造、锂电/钠电/全钒液流储能等前沿成果。其中,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将向全球开放,涵盖所有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未来主流技术,参会嘉宾可实地探访前沿技术转化过程。
亮点三:国际合作窗口全开,供需对接更高效
联合国及英、巴、新、法等多国驻华大使、行业专家将出席,解读全球市场趋势与政策导向;近200家国际采购商专场对接,为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搭建快车道;同时,“中国光储节欢迎晚会”将隆重启幕,凝聚全球光储人的行业共识,增强全球光储圈的联动性。
亮点四:权威发布为行业指明方向
大会将发布《2025中国与全球新能源发展白皮书》《构建新能源产业良性生态倡议书》,揭晓《2025光储及新能源百强品牌榜》;重点覆盖组件生产、储能电站建设、“光伏+氢能”融合等项目,助力区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6大展馆覆盖全产业链
千亿机会清单“倒计时”
本届大会采用“六大展馆联动”模式,每个场馆对应明确的产业链环节,方便参会者快速找到合作方向:
1号主会议馆:核心论坛与高层对话阵地,聚焦全球光储产业趋势、技术突破、政策解读与战略布局。
2号光储城市馆(拟邀请主宾国\省\市):国家及省市政府光伏产业规划、发展及成果展示。
3号光储产业馆:光伏原材料、储能原材料。
4号馆光储装备馆:硅棒硅块硅锭生产设备、硅片晶圆生产设备、电池生产设备、电池板/组件生产设备、薄膜电板生产设备。
作为本届大会受邀联合参与媒体,财联社科创四川、成渝招商助推中心刚刚从组委会获悉,除了光伏、储能产业赛道的企业可以报名参会。需要在如此高规范的盛会上“落地”新场景的硬科技企业,也可以参与分享千亿机会清单。比如可用来接待展示的人形机器人“硬科技”企业;自主咖啡机器人企业等,也都可以积极联系我们,寻求大会合作。
梭哈光伏储能
行业巨头凭啥“重仓”成渝?
全球光伏企业TOP10中,已有6家(含通威、协鑫、天合光能等)在成渝地区布局,答案藏在三大核心优势中:
成渝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为能源密集型的硅料生产提供低成本、低碳化的动力支撑,大幅降低光伏上游环节的生产成本,奠定全产业链竞争力——当前四川多晶硅产量占全国20%、电池片占1/6,综合产能稳居全国前三。
成渝地区地方政府“真金白银”精准赋能产业发展。2025年初,四川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降成本、拓应用、提竞争力”发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力争2025年底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超200万千瓦;推动链主企业补组件短板,引导资本投向重点项目,攻关钙钛矿、XBC电池等卡脖子技术,鼓励创建绿色工厂。同时,《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目标:到2027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收突破5000亿元、冲刺6000亿元,光伏与风电总装机达4500万千瓦,形成以成都、乐山、德阳为核心,宜宾、眉山、凉山联动的“核心+协同”布局。此外,重庆也相继出台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成渝地区将新型储能列为重点培育方向,仅四川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全国知名储能领军企业,主攻锂电、钠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商业化。面对行业周期波动与电网消纳压力,四川更以“风光水储”一体化开发、强化电网基建、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等举措积极应对,从制造基地向技术创新策源地转型。
